9月19日,備受關注的車險綜合改革啟動,各家保險公司的新保單開始上線銷售。整體來看,車險價格整體下降,保障增加,服務提高。
新交強險:總責任限額提升
新的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2000元不變。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
此外,如果在9月19日之前,已經購買了交強險,也不用擔心。新的交強險采取自動升級的方式,老保單將自動升級為新標準。
出險率越低 保費越實惠
另外,新的交強險價格上浮比率上限保持30%不變,而下浮由原來最低優惠30%擴大到優惠50%,只要你安全駕駛出險率越低,保費打折就越實惠。
以6座以下家庭用小汽車為例,第一年交強險基本保費為950元,改革前,在沒有發生賠付的情況下第三年最多可以打7折,可優惠到665元;而改革后,最高可打5折,最多可優惠到475元。
另外,對于小擦小碰等輕微交通事故,只要雙方沒有人員傷亡,賠償金額在2000元之內,就不會納入第二年車險保費上調浮動的因素。簡單來說,就是遇到小擦小碰,下一年的保費不會漲。
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 劉大為:這次改革以充分保護消費者利益為核心,通過增保、降價、提質,來讓利于消費者。這次綜合改革,不僅車險的保障內容更加充分,而且鼓勵險企通過對不同風險客戶的差異化定價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此外通過獎優罰劣的機制鼓勵車主更好地安全駕駛。
改革后的商業車險將增加7個方面的保險責任
改革后的商業車險將改革前需單獨購買的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機動車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7個方面的保險責任,統一納入到車損險中。新政策明確了商業車險主險和附加險責任,可以避免不少相互扯皮的情況發生。
改革前商業車險,由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和盜搶險等4項主險和多項附加險組合而成。很多消費者買了全險,卻因為沒有買附加險,而不能獲賠。如車窗被砸壞,如果沒有買附加玻璃險,就無法獲得賠付。改革后,只要買了車損險,就默認有7個附加險,保障更加全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郭金龍:這次的改革里面,附加險就把地震以及次生災害帶來的車輛的損失納入了主險。還有像發動機涉水,涉水也是涉及到洪水被淹之后,往往發動機容易進水造成的損失,過去也是沒有在主險,也是作為附加險的。但這次也納入了主險的保障范圍。
第三方責任險賠償的是車禍,造成第三方傷亡或財產的損失。改革后,商業三責險責任限額從5萬至500萬元檔次提升到10萬至1000萬元檔次。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郭金龍:刮蹭事故造成的這個損失是比較小的,但是一旦出現人員的受傷或者甚至死亡的重大事故來說,(三責險)賠償額度會大大提升,通過商業車險可以實現(保障) 。
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按里程計費的保險創新產品
另外,車險綜合改革還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按照機動車里程計費的保險創新產品。鼓勵為消費者提供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車險增值服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郭金龍:你不開車就不用買保費、不用買保險,另外你也可以購買創新性的產品,比如按里程計費的車險。你開車的時候,就按歷程來計算你的保費。這樣的話,總體上說你付出的保費也是很少的。
|